X射线成像与CT三维重建

X射线成像与CT三维重建 一、项目简介在1895年,德国物理学家威廉伦琴发现了X射线,被认为是19世纪的重大发现。经过了她几个月的的技术突破,这种“新光线”被应用于检查骨折和确定枪伤中子弹的位置。尽管X射线最初被医学目的使用,但该新技术的理论也被应用到无损检测领域…

   咨询:18   |   浏览:107
G19012909200211
小试
中国
面议
面议
整体方案
生物医药,机械电子
生产\加工\制造,其它

方案描述

项目简介

在1895年,德国物理学家威廉伦琴发现了X射线,被认为是19世纪的重大发现。经过了她几个月的的技术突破,这种“新光线”被应用于检查骨折和确定枪伤中子弹的位置。尽管X射线最初被医学目的使用,但该新技术的理论也被应用到无损检测领域。例如,20世纪初期,X射线被应用于锅炉检测。

射线束就对整个感兴趣的平面进行一次扫描,检测器接收到了与衰减系数直接相关的投影数据。一次扫描过程结束后,整个X射线源及检测器系统将沿圆弧旋转一个角度,然后再重复扫描过程,直至在整个圆周上扫描一遍。当把全部投影数据送入计算机后,就可以通过图像重建算法来重构关于探测平面的二维图像,图像的灰度值与被测对象内部各部位的衰减系数相对应。以上即为CT成像的基本原理。空间分辨率可达到微米级。


技术成熟度

X射线成像和CT三维重建现已属于成熟技术,核心部件光源和探测器的技术成熟,有国产和进口的可供选择,成像质量、运行可靠性以及价格都有相应的差别。CT三维重建相对于直接的X射线成像有较高的技术瓶颈,国内大部分的厂家都只能停留在DR成像上。


应用范围

X射线成像和CT三维重建技术应用范围非常广泛,主要可分为两大类:无损检测领域和生物医学领域。安检用X射线扫描仪是低成本低故障率的X射线成像系统。显微CT能够达到微米级的空间分辨率,属于高端的CT设备。

投产条件和预期效益

目前X射线成像系统的主流趋势是平板探测器锥束光显影,其成像速度快,空间分辨率高,辐射剂量小。样机开发硬件投入至少需要100万人民币,具体投入要根据用户的性能指标要求确定。经济效益不言而喻,X射线能透视任何物体,检测出被测对象的缺陷或病变。

合作方式

技术输出或联合开发。


微信客服
打开微信
“扫一扫”